在中国法律框架下,合法取证需严格遵守《民事诉讼法》《刑事诉讼法》及《民法典》等规定,以下为具体合法取证行为示例及法律依据:
一、自行收集公开信息
1. 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
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、天眼查等平台查询企业工商登记、股东信息、行政处罚记录等。
法律依据:《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》明确企业需公示年报、行政许可等信息,公众可依法查询。
2. 公开的裁判文书
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与案件相关的已生效判决书、裁定书,用于类案参考或证明对方既往违约行为。
示例:在合同纠纷中,调取对方公司过往合同违约的判决书作为谈判筹码。
3. 网络公开内容
对侵权方主动公开的侵权信息(如网店售假商品描述、社交媒体诽谤言论)进行公证保全。
合法工具:使用公证云APP的“网页取证”功能截取侵权页面。
二、申请法院调查令取证
1. 调取银行流水
律师向法院申请调查令,持令到银行调取对方账户资金往来记录,证明转移财产行为。
限制:需提供初步证据证明对方存在隐匿财产嫌疑。
2. 查询不动产登记
申请调查令至不动产登记中心,核实对方名下房产、土地等财产信息,用于离婚财产分割或债务追偿。
3. 调取社保、个税记录
在劳动纠纷中,申请法院调取用人单位未支付的工资流水或社保缴纳记录,证明劳动关系存续。
三、公证取证
1. 现场公证
对房屋现状、侵权商品库存等进行公证。例如:发现配偶转移共同财产时,委托公证处对搬运过程录像并出具公证书。
操作规范:公证员需全程监督,确保不侵犯他人隐私(如不得拍摄卧室等私密区域)。
2. 电子数据公证
通过公证云APP对微信聊天记录、电子邮件进行清洁性检查后存证,确保证据链完整。
注意:需提前告知对方谈话内容可能被公证(如电话录音需经对方同意)。
3. 行为过程公证
在展会中发现商标侵权,公证员对侵权展位拍照、录像并封存样品,固定侵权证据。
四、律师合法调查手段
1. 询问证人
律师持律师执业证向知情者了解情况,制作询问笔录并签字确认。
限制:不得诱导证人作证,不得威胁、利诱。
2. 调取书证、物证
申请法院向第三方(如医院、学校)调取病历、学历证明等。例如: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中,调取对方治疗记录以确定伤残等级。
3. 申请鉴定
对笔迹、印章、工程质量等进行司法鉴定。例如:合同纠纷中申请对合同签名真实性鉴定。
五、婚姻调查的合法边界
1. 对方自愿提供的证据
如配偶主动交出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,可作为合法证据提交。
2. 公共场合的取证
在酒店大堂拍摄配偶与第三者出入记录(不闯入房间),或通过合法软件(如企业邮箱)调取对方工作邮箱中的婚外情邮件。
3. 委托律师申请调查令
调取酒店入住记录(需公安机关配合)、对方工资卡消费明细等,但需提供初步证据证明婚外情存在。
六、禁止行为与风险提示
1. 绝对禁止的手段
安装窃听器、GPS跟踪、破解手机密码、雇佣黑客攻击等。
后果: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,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。
2. 证据排除风险
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(如偷拍私密视频)将被法院排除,且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。
深圳调查公司提示合法取证的核心在于手段合法、程序合规。建议优先通过公开信息查询、法院调查令、公证保全等途径获取证据,必要时委托律师制定取证方案。对于婚姻调查,应避免侵犯隐私,可结合财产线索与过错证据双线推进。